欧盟最严限塑令来袭
最近海洋污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欧盟公布一项草案,提议禁用塑料吸管、棉签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草案,列入”黑名单”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共有10种,包括塑料餐具(含吸管、刀叉等)、棉签、气球及托架、塑料餐盒、塑料杯、塑料瓶、烟头、塑料袋、薯片袋(含糖纸)及湿纸巾。除此之外,含塑料成分的渔具也”榜上有名”。随着塑料污染的增加,海洋生态环境愈加恶劣。但是目前欧盟每年只回收了生产的塑料制品的四分之一,并且还有大量的塑料废品污染着环境。
草案称,上述10种一次性塑料用品现占欧洲海洋垃圾的43%。含塑料成分的渔具占欧洲海洋垃圾的27%。塑料垃圾可达到欧洲海洋垃圾的70%,成为目前欧洲海滩最常见的塑料垃圾。据统计,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被倾倒入海。欧盟和合作伙伴希望通过该项活动,提高公众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海洋环保意识。欧盟强调预防是关键,其近期通过了名为塑料循环经济的欧洲战略相关立法,以减少目前海洋垃圾中最常见的十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欧盟成员国对此表示支持,并将于4月15日正式实施。已经有28个国家通过了该草案。
对于欧盟的政策,环保组织以及其他部门表示支持但同时也找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具体要求和解决方案:
- 大部分的塑料制品将被禁止使用,而一些一次性塑料制品将被可以持续使用的产品所代替。并且一次性塑料容器需要有盖子才可以进去商场。
- 要求成员国大幅度减少塑料制品的产量,并且需要全面禁止销售一次性塑料产品。
- 塑料制品生产者需要主动承担废物的利用和清理废物。并且生产者需要寻找低污染的产品去更换高污染产品。
- 成员国还需要承诺在2025年之前回收90%的一次性塑料瓶,并且还有押金来保证完成率。达到目标的成员国可以退押金。
- 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标有清晰明确的污染程度指数以及回收方法的标签。并且需要标准化的管理体制。
- 成员国需要注重利用减免税费等激励措施引导行为主体主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不是过于依赖征收税费等约束措施来管制;利用保护性开发等手段,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强部门联动,构建有效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机制;强化海域分片区管理,推动片区间的交流合作。